作者:正觉居士 朋友阿吉最近喜事逼近,购置新房,本来开心大喜之事,没想到最近为了些日常风俗小事烦恼不已。原来阿吉祖籍粤西而未婚妻却祖籍粤东,两人加上双方父母在新居入伙,婚娶仪式上有着很多不同的风俗习惯。而阿吉本已事事尽量迁就娇妻,已有忍气吞声之感,但在“主神位”一事上却很难再心平气和了。 原来新娘父亲早逝,寡母随女儿一起和阿吉生活,并将原住的老房子出租。双方有所照顾,本属好事,但母亲计划将在新居上立上亡夫的神位以便日常供奉怀念,这令阿吉甚为不满。因为房子本来就小,二房一厅的房子不足六十平米,饭厅客厅本来不大,根本没地方摆上神柜,而且本来充满现代味的装修格调摆上神位,真是大煞风景,相当的不协调。而从另一角度讲,阿吉也很担心日后乡下母亲出来看完会相当的不满意和不能接受。尽管现代社会开明和岳母共住还可说是孝道和生活方便之说,但如把已逝岳父神主位立在新房,很容易被老人家说是入赘女方了。这对乡下人来说,可是大事,因为按老风俗,除非无父无母又或是贫困无以生计,否则一般人都是不会给孩子入赘的。这点阿吉话没说明,但也可意会了。阿吉问我放在宗教信仰角度下讲,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解决。我很明确地告诉他,这“神位”一说,实际上和宗教信仰的关系很小,只是民间风俗而已。所谓“各处乡村各处例。”很难有个标准的。 沿海一带地区特别是广东、香港、福建的人都有在家里安立神位的习惯,(在北方城市里很难看到,只有在农村或一些偏僻地方能见到)而不同地方、不同籍贯的人都有不同的习惯和供奉的对象,而其中当然最的还是供奉家神,也就是已逝的先人(如父母,祖辈)。在供奉先人这一点来看,从古至今体现的主要是儒家学说的“孝道”,也就是提醒后人,追忆先人的功德从而教育子孙后代奉行孝道为荣的道理。这在维持家庭的正常伦理观点确实起到很大的作用。俗话说得好“一切都是做给生人看的”!先人已逝已不知在那一道上受苦或享乐,无论从佛家还是道家上讲都已没有太多的实在的宗教意义了。所以我相信现在很多年轻一代为先人安设神位也不会真的相信先人能保佑其中彩票或发达吧? 世易时移,宗教信仰或地方风俗亦应有着更新或进步,就像以前的祖先灵位,往往是设在单独的一个房间里安静的房间里,不单不影响后人的日常生活,更不会轻易惊动历代祖先而令其不安稳。而现在的城市里,尺土尺金,除了大户之家,一般人也估计很难有这种能力了。所以安立神位亦应有着相应的调整了。你试想下,在一个夹逼的小厅里如果硬要把先人的神位立上去又或摆张黑白的黑边先人相在那里,和新婚满厅的红花绿边,喜气洋洋的气氛能配合吗?又或是日后小夫妻客厅窝在一起看电视听听音乐,情不自禁稍为亲热点时,不觉得有亵渎先人的味道吗?如单为了一个形式而令生人或先人都不自在的话,我觉得这并非真正的孝道了。 实际上为了达至孝道或追思效果,有很简单也很好的方法,就是去了庙里或道观里为先人立一个长生莲位。平时有空就可以带上小孩家人过去烧支清香或缅怀一下,不但尽了孝道,满足了自己的怀念之心;另庄重严肃的环境和气氛,无时无刻的法事带给先人的功德回向,更体现后辈对先人的美好的期盼和祝福。而从宗教角度讲又作了布施了,供养了僧众,可谓是功德无量,福报千秋呀。 当然有些家庭如真的有条件的话,在家里供奉先人神主牌也属好事。虽然“各处乡村各处例”但有些所谓的俗成约定或风水效应还是要遵循为好,比如以下一些方面内容: 1、 神位(牌)一定要稳、定、靠(背墙) 2、 神位(牌)面向大门,不要反背 3、 睡房、厨房、厕所里面或旁边都不宜安神位 4、 祖先神位不要和其他神同坐一格 5、 不要给横梁压着神位 6、 有宗教信仰的家庭最好不要把佛家、道家的神混放一起供奉,比如拜佛的就不要再拜关公,拜观音的就不要同时供奉龙母等等 7、 从风水角度讲,不宜安在房子的那些凶位,最好安在财位等吉位。最后,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不管按任何乡俗,设立神位,最关键的就是方便和影响家庭内每一个人的生活,因为如果因安神位起了不快的话,估计对先人的“敬心”就会受到影响了。而先人也不会希望后代为了他而烦恼,切记!切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