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觉居士 一班朋友品茶闲聚,一做小生意的朋友诉苦:“现在生意难做,赚钱困难,但花钱就太容易了。单就为我儿子转学一事,这几个月就白做了,还没算上欠人家的人情,迟早要还呢。” “不会吧,听说你当时花了不少钱才把儿子送进一中的,为什么还要转学呢?”众人皆感诧异,因为一中已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名校了。 “唉,还不是因为一个老师。”朋友叹气,在众人的追问下,他说出事情的始末。 原来他的儿子的数学成绩一向不算太好,平时已请课外老师辅导的。有次测验,他们的班的数学老师在派发卷子时表扬他儿子同桌的同时,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公开批评了他的儿子,令他的儿子感到极度没有面子。从那次以后,每当那个数学老师上课,他儿子就逃课,也不出校,就在学校操场或其它地方闲逛,多次劝谕无效之下,也只能帮儿子转校,以免耽误学业了,中途从一个名校转到另一个名校,过程中的手续复杂程度,涉及的金钱人情确实难以想象。 众人听完后,纷纷以“财来财去自有云”、“财散人安乐”等戏言安慰他。而他也叹息说:“没办法了,做人父母的,责任重大呀,总不能因一个老师而误了他的将来呀!”而我终于忍不住答了一句:“你错了,你帮他转学,就是在做误其将来的事呀。你的见解完全颠倒了。”朋友愕然! 确实,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尊师重道”已成为了一句漂亮的口号而已。又或是教师节里的一篇文章的常用词而已。家长物质的充盈,见识的提高,并没有对子女的教育有多大的帮助,反而对老师的要求在不断的提升。学校也因应社会的发展,不但严禁了体罚学生,更高度要求老师在教育学生时要注意方法、口气,以防触犯了温室花朵的幼小心灵。而学生也受到父母、社会气氛的影响,对老师少了一分尊重,缺了很多敬畏,更多的是把老师的教育作为了一种简单的付费回报而已。“教而不育”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调,老师教给学生很多很多应付考试的方法,教给学生很多技巧或所谓的竞争力。而“育人”一说,已变成附属产品。“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早已成为落后的观念,所以才有了学生个性的无限度张扬,所以学生变得不可责骂,不可教训,也就有了学生挑老师,换学校的权力。 尊卑不分,世事颠倒,不过于此!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里,早已成为了皇帝,父母经常也管不了,因为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撑腰。如果连老师都不能骂他的话,基本上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令他敬畏和真正尊重的人了。在佛家理论里,对尊师方面也有点相应的说法。敬奉师之五事是:一者给侍所须,二者礼敬供养,三者尊重戴仰,四者师有所教、敬顺无违,五者从师闻法、善持不忘。所以,作为学生,给老师当众责斥几声,根本就是小事一桩,父母不想办法纠正儿子的错误观念,反而迁就其转学,不但劳心费钱,更纵容了儿子的心性。这已在为他树立了一个错误的人生观了。就像儒家学说里说的“畏天命,畏大人,畏圣贤”一样。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以外的人、事物、自然等等,缺乏了一种“敬畏”之心的话,这种人也就难成大器了。 听完我的看法,朋友默然无语,很多年迈父母往往会抱怨儿女不成才、不成器,却很少有人会肯承认自己在当年不知种下了多少恶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