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行程安排: 29日河郎扶贫完成后,晚上住宿在六祖故里旅游度假区并可一同在附近温泉区游玩。 30日早餐后在六祖故里区游玩并参拜禅宗三大祖庭之一的国恩寺, 午餐后时间充裕可以到附近的名胜藏佛坑游玩: 藏佛坑,顾名思义,就是藏佛之地。相传当年六祖升天后其肉身飞到了此地,众佛徒尾随而至来到坑口,只见山坑两侧山麓的巨石,在坑的正中,六祖端坐在大石头上,两手合十,眼睛微闭,神态安神庄严。众弟子哀伤不已,纷纷匍匐在地齐声诵念法经,恭送六祖升天。大弟子法海恐人争夺真身,将六祖藏于坑中的石洞内,后来,人们就把这条坑叫做“藏佛坑”。 藏佛坑位于新兴县集成镇寺田村东侧,距省级龙山温泉旅游度假区约4公里。藏佛坑内有约2公里的长坑延绵于两山之间,原始自然生态保持良好,坑内浅流飞瀑,奇岩怪石,绿荫山色相映成趣。坑内的化身潭有瀑布从峭壁下泻成数米深潭,潭内有岩洞传说是当年六祖圆寂后其弟子收藏六祖佛身之地。藏佛坑石奇、山清、水秀,是旅游览胜的好去处。 景点游玩完毕就直接回程返回广州。 广袤的红土地、层林尽染的山川,一片清秀的自然山水之间孕育了博大精深的禅宗文化——今日西关文化的支柱文化之一。惠能三岁丧父,与母亲艰难度日,却因一句经语毅然决然地离开自己生活了二十四年的故土,踏上黄梅寻佛的路途。却险些因为地域的歧视而被五祖拒之门外。他对五祖弘忍说:“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这是惠能一生坚持的理念与立场,佛性即人性。从此有了禅宗六祖,有了珠江文化哲圣。
奠定华夏民族文化根基之一:六祖禅宗文化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出身贫苦的樵夫惠能以蕴含佛性虚空哲理的偈语,改神秀之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这种否定有、回归无的思维,跳出了所有佛经教义的束缚,直抵佛的自身。一部《六祖坛经》,就将禅宗文化奠定为华夏民族的文化根基,与儒、道并列为中国的三大传统文化精髓。 释迦牟尼佛曾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百万弟子不能达其佛意,唯独金色头陀破颜为笑。世尊的实相无相、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在惠能的身上得到了发挥,这一粒拈花的种子,在惠能身上结出了中国土地上的果子。惠能的禅宗思想经其弟子的传播和发扬,使中国佛教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也对中国文化思想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唐末至五代之后,禅宗成为了中国佛教的主流和核心,那段时期的中国,禅宗就代表着佛教。尤其是给宋明理学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宋明理学表面上是儒学,而骨子里却是禅学,它的形成和发展,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了禅宗绝大的影响。如果在宋明理学中抽取出禅宗的成分,宋明理学就会黯然失色。
南禅宗三大祖庭之一:国恩寺的风华 国恩寺,始建于唐代高宗弘道元年[683年]。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武则天下诏赐名为国恩寺 亲书“敕赐国恩寺”匾额。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它与六祖惠能祝发道场广州光孝寺,毕生弘法道场曲江曹溪南华寺鼎足而立,并称六祖三大祖庭。国恩寺既是六祖肉身菩萨的故居,又是六祖弘法、示寂以及辑录 六祖“法宝坛经”的圣地而名扬海内外。 寺宇建筑物占地总面积1.6万多平方米,园林用地面积120亩。寺院的整体布局大方得体,至今保存了六祖的许多应化圣迹,有报恩塔、六祖手植荔枝树、六祖父母坟、卓锡泉和浴身池等,近年还发掘出了珍贵的佛骨舍利子。由于国恩寺不仅是禅宗创始人惠能的故居与圆寂之地,而且还是他晚年弘法与指点弟子迷津之地,同时,又是其弟子编辑《六祖法宝坛经》的处所,所以它又与广州光孝寺、韶关南华寺并称为南禅宗三大祖庭。
西关文化重要支柱之一:六祖禅宗文化的传扬 六祖故里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建成以禅宗文化为主线的六祖惠能文化博览园,为现代人营造一个研修禅学经典、享受禅习体验、领略禅味生活、追求禅意境界的心灵休闲场所,打造一个全世界独一无二,集心灵和谐、自然和谐、社会和谐为一体的世外桃源。 无论你在国恩寺里拜祖参禅,还是在新兴江边吟读坛经,禅宗文化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心灵的安宁,更有人生的感悟。涤清凡思,在心中播下幸福祥和的种子,人生的旅途会增添无限的风景。而禅宗六祖文化,将穿透工业社会的黑暗,带给世界一片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