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抉择
日期:2015/4/1 15:40:55  点击数:3317  [返回]  [字体:  ]

作者:正觉居士 日期:2009年9月29日


在佛家小故事里,有个关于怀让和马祖二代禅宗宗师的故事:
马祖俗称马,十三岁出家,到南岳拜怀让为师。马祖年轻时很刻苦精进,每天都坐禅十几、二十个小时,风雨不改。有一天怀让大师看见马祖又在坐禅,就走到马祖面前问他:“你在干什么?
“我在坐禅。”马祖答道。
“坐禅干什么?”怀让接着问。
“得道成佛呀。”马祖继续答道。
怀让就走到马祖旁边拿了块砖头,在大石头上用力磨了起来。马祖觉得很奇怪,就问道:“师傅,你在干什么呀?”
“我没镜子用,把这块砖头磨成镜子。”
“砖头不是铜片,又怎能磨成镜子呢?”
“那一天到晚坐禅又怎能成佛呢?”
马祖顿时如醍醐灌顶。奉师十多年,终成一代祖师。
这个故事禅味很重,说的是成佛之道。而对我们世间人来说,却说出了一个成就的真理,就是:要想达到目标,必须能把握事物的本质。放弃千变万化的外象,在正确的地方努力,才能事半功倍。否则就算花再多的时间,也只能是“缘木求鱼”,枉费心机。
大部分世间人追求的人生目标无非是“财、色、名、利……”,所以要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相对来说还是较为容易的。但如何去做?用什么方法去做?向那个方向去做?却是很多人一生的疑惑。特别是一些年轻人,刚刚走出了校门,面对着五彩纷纭的世界,往往是无法适从的。因为他们经验和能力无法在短期内找出所谓的“本质”。
而近几年风靡全球的成功学,经常把“目标”和“心态”作为了成就的必然法宝,极度强调高远的目标和良好的心态。让很多年轻人错误地接受着“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唯心理论。成功学教导他们如何规划每个阶段的目标,但没有教导他们去分辨自己是否在“磨砖”。上千人的讲座,在上百专业“媒介”和极具演讲才能的导师的煽动下,参予的听众捶背拥抱,一时痛哭流泪,一时手舞足蹈,狂叫狂笑,如入魔境,如痴如醉。瞬间充满了无尽的能量,把人生目标定到了九天之上。仿佛日月星辰,都是伸手可摘。“只争朝夕”的心态,令年轻人更难清净下来,发掘事物和自己的本质,纯粹的仿造,狂热的跟风,令很多年轻人在付出极大的努力和时间后,往往是一无所得,从而一沉不起,迷惘无为。
当然,不单是刚出校门的年轻人,实际大部分世间人,穷其一辈子都在“磨砖”而已。在公园里,在棋盘边,我们经常能听到一些五六十岁的退休老人在慨叹“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抱怨上天,抱怨命运的不公,也为自己无所成就找到了一个籍口,一个落台阶。
人生苦短,世事纷杂,个人福报不一……等等因素,想在短短三几十年的事业拼搏里找出个中的“本质”,确实不是容易的事。马祖能成为一代祖师而“踏杀天下人”,关键的是有“怀让”这位“磨砖人”。现今社会的人,一般离开校门,就已忘了尊师一说,更不用说“奉师之道”了。
凭自己的摸爬打滚,往往明白之时,也就是有心无力之刻了。又如何来得及成就呢?
人生的抉择,首先的就是择师之道,当你身边有众多的“怀让”大师傅时,你任何的人生目标都有了成功的保证了。


日期:2015/4/1 15:40:55  点击数:3317  [返回]
上一页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            下一页忙碌,只是对生命一个不负责任籍口而已